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2023全球LED照明市场分析-1H23》分析指出,2022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受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规模回落至614亿美金,同比减少5%。
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2023全球LED照明市场分析-1H23》分析指出,2022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受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规模回落至614亿美金,同比减少5%。
对于2023年,TrendForce指出全球LED照明市场需求有望复苏。政策与人为因素加快了LED市场布局。欧美日地区对节能改造项目持续推进,促进LED进入替换高峰期,普通用户对高光品质照明、人因健康照明和智能照明的有效需求也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迭加疫情后的中国市场全面放开等重重因素促进了市场的复苏。
然而还需要考虑到现有库存和通胀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末端照明产品仍处于快速去库存的阶段,同时需求或将持续受制于高通胀影响,综合分析,TrendForce预估2023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成长4%至638亿美元 (涵盖品牌与白牌市场) 。
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为69亿美元, 成长12.9%。主要因应节能市场需求,LED照明产品对可实现调光调色以及搭载智能控制系统需求增多,尤其是户外和工业照明领域。
展望2023年,TrendForce预计2023年全球LED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至24亿美元。原因有三点,一是消费端市场需求的改善;二是以往典型的商照代表产品诸如射灯、筒灯和灯带产品逐渐往智能居家照明领域渗透;三是新的标准协议落地如Matter以及新的玩家进入促进了产业的繁荣。
产业链图景
图源:flucas – Fotolia
LED照明产业链分别由代表上游的芯片、材料及设备厂商,中游的封装、焊接等流程制造厂商,以及下游的通用照明与特殊照明应用厂商组成:
表:LED照明分类及产业链图谱详情
图源:智研咨询
芯片制作的关键流程有光刻、热处理、切割、测试分选等,作为LED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LED芯片的生产对LED照明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半导体行业开始芯片短缺危机,受疫情影响,各类代工厂被迫关闭,相继出现停产,发货推迟等情况,加之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致使芯片供应链波动较为剧烈,我国LED芯片的市场规模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2020年以来,我国LED芯片行业的市场规模出现逐年下滑的态势,2021年我国LED芯片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18亿元左右,相较2020年的市值下降了2.68%。
此间,国家非常重视芯片行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芯片技术研发,推动芯片国产化的进程,其LED芯片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出现逐步增长的态势。从下图我国LED芯片行业的增速可以看出,2021年之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2017~2022年中国LED芯片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速
图源:智研咨询
其中,Mini LED芯片的发展尤为显著。
Mini LED是指尺寸为50~200微米的LED芯片,主要应用于背光和直显领域。目前我国相关芯片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已较为成熟,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大芯片厂商持续加大产能建设工作,2022年以来,产能得到逐步释放。
现阶段,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兆驰股份、聚灿光电、乾照光电等厂商纷纷加大对Mini LED领域的投资,并稳步推进Mini LED背光相关的扩产计划。
我国Mini LED产业链不断完善,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出货量大幅提升,生产制造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部分芯片厂商在Mini LED领域的布局:
未来,LED封装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目前我国LED封装行业发展已较为成熟,形成了完整的LED封装产业链,从区域分布来看,珠三角地区是我国LED封装企业最集中、封装产业规模最大的区域,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70%左右。其次是长三角地区,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7%左右。
从企业格局来看,我国LED封装行业整体较分散,市场份额占比靠前的企业主要有木林森、日亚化学、国星光电、鸿利智汇等,分别占比为8.38%、4.16%、4.02%、3.79%。现阶段尚未形成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企业,相信未来随着行业的兼并重组和自然淘汰,LED封装行业的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2018~2021年期间,我国LED封装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2021年LED封装行业的市场规模同比上涨了7.07%,共计712亿元。
研究机构预计2023年,我国LED封装市场规模将达797亿元。
图:LED封装市场规模及相关企业占比详情
图源:智研咨询
1、通用照明领域
随着LED照明产业的持续发展,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使得下游应用市场持续拓宽。如今,逐步开拓出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海洋照明、动植物照明等新兴照明领域。
近年来,通用照明领域的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占行业总应用市场的比重超过50%。2017~2021年期间,我国LED通用照明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LED通用照明的市场规模达到3250亿元左右,较2020年增长了18.61%。未来我国LED通用照明行业的市场规模将随着LED照明的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增长而得到快速提升。
图:2017~2021年中国LED通用照明市场规模和增速
图源:智研咨询
智慧灯杆行业持续发展。
智慧灯杆搭载5G技术,在原有照明的基础上接入物联感知网络,可以对交通环境、噪音污染等进行实时监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发布相关政策,将智慧灯杆部分的建设落实到数字城市建设、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和5G基础设施的实施方案中。
各省市相继推出智慧灯杆方案。其中,河南省推广应用多功能智慧灯杆,提升资源利用率,到2025年,5G基站数量将达到20万个,5G用户普及率将达到60%。深圳市提出到2025年,将新建4.5万根以上智慧灯杆。而南宁市则提出2021~2025年期间,打造城市夜景体系,将积极推进多功能智慧灯杆试点的工作。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城市道路照明灯数量超过3200万盏,而据杆塔在线实时数据,截止到2022年12月29日,我国智慧灯杆合计建设39.2万盏,其中已建智慧路灯14.8万盏,在建18.7万盏,招标中5.7万盏。
在5G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下,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运营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照明的出货量持续攀升。
2021年,我国智慧照明的出货量为1900万台左右,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慧照明行业的出货量将达到10630万台左右。
此前,各省市发布的智慧灯杆发展目标:
图:智慧灯杆市场规模(亿元)
图源:智研咨询
图:智慧照明出货量行情(万台)
图源:智研咨询
2、特殊照明领域
汽车车灯是特殊照明的应用领域之一。2021年开始,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让我国汽车的销量逐步回暖。
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产销量持续激增,拉动LED车灯渗透率持续提升。我国车灯行业的市场规模也持续增长。
2021年我国车灯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579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17.21%。从图表中可以看到,2020年开始,我国车灯行业的市场增速明显提升,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明了。
图:2016~2021年中国车灯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源:智研咨询
人口的增长导致住宅和商业建筑的需求上升,进而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力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效率被称为清洁能源转型的 "第一燃料",它促进了一些最快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CO2减排方案,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费用并提升了能源安全。
在全球能源部门2050年净零排放方案中,能源效率被认为是避免能源需求的一大措施。因此在政府开始参与和鼓励有利的举措后,对节能照明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全球许多政府正在采取行动,通过性能标准、标签和激励计划等各项举措,逐步淘汰低效光源。例如,在欧洲,十多年前就开始向LED照明过渡,欧盟进一步更新了就“生态设计”涉及到的“有害物质限用禁用指令”法规,计划2023年消除几乎所有的荧光照明。
LED照明是可以改变未来世界的照明,它们同时广泛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如LED电视、手表和移动屏幕。LED照明的持久性、经济效益和极其高效的优势性能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它们在全球市场中的扩张。
信息及配图主要来源:智研咨询,TrendForce集邦咨询
版权归属:作者/译者/原载